.jpg)
全球创业网讯 “我们非常希望成为世界的第三极,在德国工业4.0与美国工业互联网之外形成中国的智能制造模式。”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针对于智能制造的话题如此说道。
打造世界第三极的观点格外引人注目,但事实上,在两会期间,周云杰关于“双创”、供给侧改革等热点话题的看法同样深刻。在周云杰看来,海尔不仅是一个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更是一个开放的企业平台,在海尔平台之上,万物共生,任何创客、用户及攸关方都在这个生态圈中共创共赢。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
动态形式的创客所有制
创新创业是当前时代绝不过时的话题,对于海尔而言,“双创”精神也同样牵动着企业发展的脉搏。对于创新创业,周云杰表示,海尔对于创业模式有着全新的探索,着眼于实际就是推出了“创客所有制”。
“创客所有制实际是我们‘人单合一’模式下的一种激励措施,它不同于过去西方的委托代理制。我们主要薪酬来源通过用户付薪这个机制,所有的员工都是通过在市场上创造了价值来获取报酬和收益,而不是我有了股份就按照股份比例,不管干的好不好直接分红。”周云杰认为,创客所有制最大的创新是将创客的个人价值与实现用户价值结合了起来,这体现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原则。
对于创客所有制,我们可以理解为海尔对于平台创业者更高层次的要求。与单纯的员工持股不同,创客所有制是一种动态机制,它不再以传统资本市场中股东、股权为核心,而是将着眼点攸关到用户层面。
确立以用户核心的创客所有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创客小微的自组织、自驱动、自演化的进程。而在此同时,其也让创客具备了自断后路、破釜沉舟的创业勇气。以海尔平台上孵化出的有住网为例,在有住网创业初期,由于资金不足而曾向海尔平台申请资助,最终却收到了拒绝的回复。
对于有住网曾经的经历,周云杰认为,创客刚刚创业时,如果立刻就给一个拐棍,那么他们永远也学不会走路。“当时我们内心也是非常痛苦的,但如果一个团队连这一关也过不去,那么它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团队,而最终,他们在市场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资金,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创客既然选择了创业,就不能留后路,创客所有制看似残酷,但却深谙物竞天择这一亘古不变的法则。出路绝了,却非绝无出路,出路在何方?于这个时代而言,就是创造用户价值。
开放体制下的资源重置
《删除》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的取舍之道,在于把有意义的留下,把无意义的去掉。这种观点也恰好与供给侧改革有着共同的原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无论如何,都要把有意义的留住,这种“有意义”就是市场需求的东西或是用户需要的东西。
消费升级已是不可逆的市场趋势,而要真正适应这种趋势,将供给侧改革落到实处,在周云杰看来,核心还是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用户来进行创新创业。这种观点对于企业而言,就是挖掘用户需求,把握用户痛点,并快速响应,提供用户最佳解决方案。
时代更迭迅速,用户需求千变万化,固守大企业模式已不再是立足之道,柯达、诺基亚的倾覆早已给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敲响警钟,百年老店不代表可以长命百岁,不被用户选择同样会走向衰亡。但如何做到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这是人人都会说却不是都会做的事情。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曾有过观点,他认为万物平等,一切事物在消亡之前,大自然都会给它们一个演化的时间,这是一种资源的转变过程。而回到把握用户需求方面,这同样要求企业重置传统的资源观念。周云杰认为,这首先就要让企业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吸引全球一流的资源无障碍地进入平台,以为我所用,共生共赢。
那么海尔在开放这个维度做的如何?从海尔海创汇平台上可以看到,众多的小微正处于孵化或者加速的阶段,其中更是不乏端点科技、创课空间、普宙无人机、V垂钓、美家量房这样的新时代小微。这些小微不是我们传统意识里的家电领域创客,而是针对于用户的生活需求诞生的多维度创客,例如创课空间就是顺应了学校新媒体课堂教育的发展趋势,而美家量房则洞悉到了用户在房屋装修时测量方面的痛点。
另外,海尔的开放也同样在小微身上得到了体现。过去我们谈海尔创客,往往联想到从海尔内部孵化出的小微,而现在这个模式正在颠覆,诸如上述的众多小微,它们皆是由外部吸引而来,而非在海尔内部创业。开放之下,创客模式亦在更替,过去是“我在海尔创业”,而现在则是“我来海尔创业”,一字之差,开放下的资源重置实则已经完成。
打造世界智能制造第三极
海尔基于创客所有制的创新让企业充满了全新的活力,但也有人问,海尔的创业模式与西方的硅谷创业理论又有什么区别。在这个问题上,用周云杰的观点来说,硅谷创业理论更偏重于小企业的初创时期,而海尔的创业模式则是为了解决大企业的市场化创新和创新机制的问题。
海尔致力于大企业创新机制的探索符合了这个时代的要求。我们常常认为小企业容易死亡,但往往高估了大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适应能力。过去市场以企业为中心,而现在双方对换了位置,用户核心之下,大企业却常常产生“主角混淆”的错觉,这使得其市场位置始终没能准确定位,柯达对于数码技术的忽视正是缘于这个原因。小企业虽存亡难料,但即便没能瞬间引爆,但至少大多都输得起;而大企业虽有帝国,却难于转身,失败则容易瞬间垮塌。因此,“大企业病”是现代企业的顽疾,而海尔的创业模式则恰好在医治这个问题。
但创客化的创业模式不是海尔探索的全部,关于智能制造的探索同样是其适应时代的重要举措。对于制造业而言,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不仅符合供给侧改革的需求,也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